2017年11月在由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在韶关市举办的2017年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学术年会上,我校病理学系退休老教师董瀚基教授、沈淑静教授、唐慰萍教授、孙宁教授被大会授予“广东病理事业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广东病理事业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是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专门为对我省病理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设立的奖项,此次获奖是对四位老教授对我省病理事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的肯定。
粤西乃至广东地区鼻咽癌发病率较高,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校病理学系在四位老教授的带领下进行相关研究,为服务地方人民健康做出重要贡献。1986年病理学学科被批准成为硕士培养点和省重点学科,建成我省第一个免疫缺陷动物研究基地裸小鼠繁殖室和实验室。
近年,病理学科发展持续取得重大突破,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子课题、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广东省“扬帆紧缺拔尖人才”、广东省“扬帆高层次人才”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近60项,科研及学科建设经费(含配套经费)增长1800万元以上。建立粤西地区唯一的分子病理平台,2016年10月该分子病理平台通过广东省临检中心的质量认证,成为广东粤西地区第一个有临床分子病理检测资质的PCR实验室,2017年临床病理获得广东省病理行业突出贡献奖。
董瀚基教授、沈淑静教授、唐慰萍教授、孙宁教授四位老教授,数十年来扎根于我校,工作于临床,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克服各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我校的发展、粤西地区医疗事业的进步、病理学科的壮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秉承了“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体现了广东医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范,是全校师生敬仰和学习的榜样。